云南大理凤阳邑茶马古道,又是古村落遗址,一个被很多人遗忘的地方。
一直听说凤阳邑有一个茶马古道,在太和城遗址旁边,朋友家就住在附近,早就推荐过去感受一下,我以为没什么好逛的就没去,因为这个地方推荐的不多,介绍的也少,很多人都没去过,一问都说不知道,基本上大理好多人都不知道。
抱着好奇心上网查看了一下历史,对其有所了解。
凤阳邑茶马古道始建于汉代,成型于南诏大理国时期。大理茶马古道经太和城遗址,往北进入凤阳邑村。村落形成于元代以前。凤阳邑的茶马古道是大理古驿道中的一段,也是滇藏茶马古道大理段的一部分。
10月30日,约上好友亲自去游逛了一回,非常值得。
凤阳邑位于下关至大理之间的大凤路中途。从下关或者古城出发可以做4路车、中巴车,到凤阳邑下车即可,自驾的话导航。
从牌坊进去,顺着石板路往里面走几十米便可看到老房子和石头路,顺着小路上去就是茶马古道。
村子里的房子保存了非常好的原貌,基本都是用石头堆砌成的,非常有特色,很多房子由于年代久远已经成了危房,而且也有部分房子已经倒塌了,非常有年代感。
村内茶马古道全长两公里左右,路宽差不多三米的样子,都是石头路,是大理保存最完整的原生态茶马古道。
古村内住家较少,村民基本都迁至了周边新建的房子里,因此茶马古道两边保留了原生态村落的样子,整个村子也没有过多的商业化,只有少数几家茶馆、扎染坊和陶艺店。还能见到一些老摆件,都是开店老板淘来的。
古道周边为古老的民居,墙体为不规则的石头所砌,独具特色。民居大都为大理特色的土库房,也有部分抬梁式的民居,民族特色浓厚。村中道路为石头铺垫而成,是茶马古道特有的风貌。
00:15古道边上有三口可以饮用的水井,为居民提供用水。走在茶马古道上,至今还能看得见保存完好的观音井、双子井,井水依旧甘甜清冽。取上一瓢清凉可口。附近的村民都到此取饮用水。
关于双子井有这样一个传说,神话中的舜,曾经经历过同父异母兄弟象的烧仓、填井、灌酒三次暗算,当舜听从象的指令下到井里去时,象则用土填井,想害死舜,但阴谋未能得逞,舜从另一井口出来了。所以后世很多地方有“双井”之说,这两口古井水质甘甜清洌,用途也是各不相同,一边是村民们饮用水,别一边则是用来浆洗物品。
茶馬古道大理凤阳邑段自古以来,在青藏高原祖國之间存在着一條古老的通道——“茶馬古道”,它海拔最高地势最险,道路蜿蜒,沿途风光秀麗。無数赶馬人沿着这條古老的道路為藏區默去茶菜、糖、盐等物品,再从藏区换回馬匹、牛羊和皮毛。“茶馬”因此而得名。这條道路也成為不同民族之间传播文明,连接友谊的纽带。现今“茶马古道大理凤阳邑段”是大理境内唯一幸存的古道。
土库房”是大理白族最具民族特色的建筑形式之一。土库房外观较厚重、封闭,构架的处理相对简单,檐口以下皆用条石或卵石垒砌分成,它的形成与大理地区自然的石环境和人对“石”的崇拜分不开的,早期白族民居建造曾经普遍采用石材。白族先民就地取材建造住屋,历史上多有文献记载:“冉羌众皆依山居上,垒石为室。
走在茶马古道上,唯一的感受是幽静,非常幽静!没有喧闹嘈杂,人很少,时不时见到几个人拿着相机在拍有意思的照片,一打听,她们都是外地人。茶馆老板说,来此地游玩的人都是外地人,很少见到本地人,因为很多本地人不知道。它就像幽灵一样的存在。
00:10茶马古道游玩线路有两条,可以顺着这个线路去游玩,门口有个马场,可以骑马上山。
带您感受大理茶马古道古村落遗址,古老又幽静,很多本地人不知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4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