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除了亲近大自然,来博物馆里穿越古今时光,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也是不错的选择
位于新安县铁门镇西北隅的千唐志斋博物馆,是辛亥革命元老张钫先生所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国家二级博物馆、中国唯一的墓志铭博物馆,以珍藏唐及历代墓志石刻,一千四百余件而闻名于世“千唐志斋”一名由此而来。
康有为为此园题名“蛰庐”,
国学大师章炳麟为此园篆书:“千唐志斋”。
它是中国唐史研究基地,盛唐文化营地,中国书法圣地。所藏志石和历代名家书画碑刻是研究,唐代三百年历史兴衰和书法艺术的史料宝库。
一进门就眼前一亮~
真是个精致的院子
在院子正中有一座独立的小石屋,
这是张钫先生的书房,
建筑时间是年,
材料以青石为主,显得格外朴素、庄重。
书房两边的八个大字
“谁非过客,花是主人”是张钫所题,
我们都是这个花园的匆匆过客,
只有满园的花草树木,生生不息,
才是这个园子的真正主人
走进博物馆藏品区,
建筑物的内外墙壁上镶嵌的
大大小小的青石,
就是博物馆的藏品墓志铭,
这些志石有多年历史
看着这镶满墓志铭的窑室,
诵读这些千年前古人留给我们的语言
千唐志斋所藏唐志上起武德、贞观,历盛唐、中唐以迄晚唐,无不尽备。志主身份有位极人臣的相国太尉,封疆裂土的皇亲贵戚,也有优游园林的处士名流,昧道参禅的真观洞主。这些墓志记载着形形色色的人物及其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方面的情况,提供了极为难得的珍贵资料,起着证史、纠史、补史的重要作用。
墓志之作,意在传世,
所以多仰名家撰述和书写,
其在文化、书艺方面的价值,
也是弥足珍贵的。
在专贮书法绘画石刻的第十五号窑洞内,
还可以见到宋米芾所书对联,
明清之际神笔王铎所书的大幅中轴,
清代王弘撰、刘墉、陈鸿寿、
邵瑛、韩东篱等人所书的屏扇、对联,
以及近人章炳麟、李根源、靳志、
戴传贤所书的对联、单条石刻等。
在博物馆后花园向东,蛰庐东侧
有一处西沃石窟,北魏末年所建。
它曾在新安西沃乡的青要山北麓,
紧临黄河的峭壁上。
从年开始,用了4年的时间,
才将其完整的搬到了千唐志斋的东院。
千唐志斋博物馆研究部主任王怀阳在讲解西沃石窟历史
西沃石窟自左至右主要凿有摩崖立佛一尊、
浮雕佛塔四座、洞窟两座。
在佛塔和洞窟之间,
分布着大量“千佛”题材的供养人像龛。
出千唐志斋向东即为张钫故居,为省保单位。
始建于年,分为宅院和花园两部分,
其占地多平方,
是一座典型的民国民居建筑。
张钫故居基本保持着明清时期
北方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
3进主院,厢房左右对称,
东偏院有主房、书房、会客厅、卫兵室等。
现在的建筑群是在多年破败之后重新修缮的,
已成为一个张钫的纪念处。
参观完博物馆,
一定要去吃一碗铁门烩面
作为新安名吃,用料讲究,口味一流
位于铁门镇卫生院南50米处的老孙家饭店,
讲讲新安名吃——铁门烩面
物美价廉,不容错过哦~
来源:新安文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5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