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匠人·福建省工艺美术名人王荣海

年6月出生,现为惠安县海琦石雕艺术总监,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民间雕刻艺术家、福建省工艺美术名人。泉州市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惠安雕刻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年创办惠安县海琦石雕工艺厂,年于集美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结业。年创办惠安海琦怡景园雕刻艺术展示园。

专业从事禅意石尚艺术的设计工作与仿古器皿,天然-自然石的雕刻研究与开发。熔专业的造型设计、绘画、雕刻于一炉,结合惠安青石雕的传统表现技法,运用现代先进雕刻工具和创新雕刻手法,吸收根艺,竹雕,国画笔墨薄意手法之特长,与石文化融为一体。与“墨与石”文化结下不解之缘。近年创作大部分经典作品为国内外园林景区、博物馆等艺术场馆收藏。

提升艺术欣赏水平和创作雕刻能力佳绩不断硕果累累

王荣海在王桂林艺师醍醐灌顶的言传身教下,获得脱颖良机,师徒相传的规范格局,使他很快熟诸了那些造就建筑特色专有饰物纹样和装饰题材,掌握石雕工艺的全过程。在雕塑家的指导下,学习历史知识、古典艺术、了解商周禽兽饕餮,秦汉的功臣烈女,神仙百戏,隋唐的莲纹卷草,佛道器物,宋元的农商世态,灵怪传说,明清的龙凤祥瑞,戏文博古等等开启了艺术屏风,促发了想象创作思维。

对闽南的建筑特色尤其是在石的运用,台础、梁柱、栏杆、石堵、建筑的墙面造型与空间环节大都饰以浮雕样式的图案艺术。在形、色、质上所展示的风采,不仅赏心悦目,而且富有诗情画意。

年中国惠安传统雕刻大赛中以泥塑模型的作品《杜甫》,雕刻创作青草石的作品《杜甫》荣获优秀奖。年12月参加集美大学成教院艺术设计专业进修学习进一步地提高了艺术鉴赏水平。年,作品《高山仰止》在第三届中国惠安传统雕刻大赛获二等奖。

作品《和光同塵》

年承接了马来西亚吉隆坡中华人文碑林工程,其占地面积30亩,以不同雕塑记载了马来西亚华侨的先辈,在马来西亚创业历史,以及教育华人后代艰苦创业的精神。年中国惠安传统雕刻大赛“聚龙杯”优秀作品评选中作品《仁者寿》获得三等奖,作品《会古》获得第六届中国(惠安)国际石雕石材暨园林碑石博览会雕艺精品大赛的铜奖。作品《大自在》在年第五届中国(惠安)传统雕刻大赛荣获一等奖。

王荣海设计的马来西亚文人碑林景观

年第五届福建省工艺美术精品“争艳杯”大赛作品《净土》《远瞻》婵联优秀奖。年作品《玉蟾》在第五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上获银奖。年作品《鲁迅》参加了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莆田)获银奖,同时创作雕刻了作品《邓小平》参加了第七届中国(莆田)工艺品博览会优秀作品评选获金奖。

根植传统一专多能融会贯通

“技艺是一种方式,创意则是演绎的语言。”王荣海18岁便出师,近20年的创作生涯让他至今奉“创造”二字为圭臬。

走进王荣海的惠安海琦怡景园雕刻工作室,桌上石盆里的金钱草摇曳生姿,香炉中缕缕青烟缓缓升腾,还有墙上的焦墨荷花,案上精美柔润的雕艺手玩件,犹如走进一座创意园,行走其间,你不经意就会邂逅漫不经心散落在园内的玉与石。它们躺在草丛、树木之间,随性自然,流淌着大师对艺术的独到见解。而在陈列室里,一幅幅匠心独具的作品更是夺人眼球,巧妙地将传统经典文化通过石头演绎出来,“雕刻手法是功底,最重要的是将自己的所思、所学、所感创造性地融入作品中,那这件作品就有了生命力,打上了自己的烙印。”王荣海热爱国画,至今仍每天坚持作画,将国画写意的风格与坚硬的石头融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王荣海设计的新加坡国家艺术公园景观

无论是大师自身关于书法、绘画的修养,还是在砗磲雕、玉雕、石雕领域的造诣,在海琦怡景园雕刻工作室,随处都能捕捉到这个大师文化企业的独特魅力。在王荣海看来,文化创意仅仅停留在匠气之上显然不够,更应在“文气”上有所建树,他为此长期探索学习。在他为马来西亚吉隆坡打造的中华人文碑林中,历代书法碑刻别出心裁,灵感来源于苏州园林的造景方式。他所创作的石雕作品《秋山幽居图》在国博会展出,创意来源于传统名画《富山春居图》,作品精妙的地方在于,随石形而刻之,以山水国画的写意手法赋予作品无限的想象力,看似简单几笔,却蕴含了想象的空间和悠远的意境,删繁就简却达到了领异标新的效果。

“有创意才不会同质化,但创意根植于传统之上。跳出匠气,赋予作品文气,艺术价值和附加值就提升了,沉下心来,静静地思考,与石头零距离接触,就会把感情注入其中。”王荣海如是说。他创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招纳一批弟子创作原创性的作品。他告诉他的弟子们,创作首先不要被自身所局限,挖掘自身创造的能力,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只有不断积累,不断尝试,不断总结感悟,才有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