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在山东济南的莱芜区,藏着一个有多年历史的古村古泉、古桥、古建筑……应有尽有,你知道是哪里吗?如果不知道就赶快往下看吧~马杓湾村

在位于莱芜东北27公里,乡驻地东南5公里处,有一个隶属于莱芜区和庄镇的马杓湾村,村东与淄博市石马镇田庄村接界,西与东平州村交界,南邻啬泉村,北与车辐南峪村相接。

马杓湾村建村已有多年历史,据说明朝中期由袁姓建村,因见山谷中多是桃树、杏树,又名“桃杏村”。现在村里还保留一处石刻,能够清晰看到“桃”字。到清朝初年,“桃杏村”以村西南马杓状水湾改名为马杓湾村。

村内古迹遗址、传说故事甚多,“雨神”求雨、袁家门楼、太平桥、高家场、村私塾、文口崖等,诉说着这个村落悠久的历史,见证着这个村落时代的变迁,留下了宝贵的农耕文化和传统民俗文明。

来到这里你就会发现,这里的条条小道和座座小院里,都藏着说不尽的故事。

村中有一古建筑,名袁家门楼。大门楼东侧有三围粗古槐一棵,树身年久枯干,根部长成的新树,现已有0余米高。进大门楼向西是二门楼,二门楼内是一古朴典雅的四合院,房屋青砖小瓦。屋内四梁八柱,间墙木制,雕刻别致。

村庄就分布在河两岸,随山势而筑,所有老房子都以石、土混合筑房壁和院墙,屋顶有一层较厚的泥土,以保护房内的温度,也是海青石屋的代表,古朴厚重。

马杓湾村,古风犹存,村内石坎上刻有“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大字,体现了村人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

据悉,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马杓湾村就是长勺之战的交通要塞,齐国一将军率军屯兵于此,为寻求水源马踏之处一股清泉喷涌而出也就是现在的马杓湾。

马杓湾泉深有0米,旁边是一个石头垒砌成围堰的大水湾。有意思的是,泉水夏天凉,冬天也不结冰,常年不干涸,天气再旱也有水。

如今的马杓湾村已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第二批全国森林乡村,拥有两块“国”字号招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里也将成为户外人寻幽访古的热门乡村。

这么神奇的地方,难道你不想去看看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