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爱慕英雄,而中国又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国度。纵观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遍数诸位英雄,成吉思汗都是一位绕不过去的传说。从弯弓射大雕的个人勇武,到金戈铁马杀伐一生,从太阳升起的到太阳落下的地方,将三千余万平方公里的沃土纳于版图,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一生充满了传奇的色彩。总会在不经意间勾动人的思绪,让人去追寻他的脚步,去探寻他一生的辉煌。
在河北省承德市丰宁大滩镇的坝上地区,有一方美丽的草原它被称为京北第一草原,这里鹰飞草长,牛羊悠闲,是夏日的避暑胜地。在京北第一草原的核心区域,水草最丰美的地方,有一所大汗行宫,据说这所行宫是在成吉思汗入主中原时屯兵练武的历史遗址上复建而行的,而这就是我们这些旅行的目的地。
因地处坝上地区,大汗行宫也成了避暑胜地,17.4℃的夏季平均气温,足可以让你在这里度过一个最凉爽的夏天。坝上地区的天气,就象小孩的脸,说变就变,前一刻还是晴空万里,后一刻就可能阴云密布。来到大汗行宫,趁着太阳当空,先让无人机飞上天,一饱大汗行宫的美景。
大汗行宫是在成吉思汗入主中原时屯兵练武的历史遗址上复建而行的,从无人机视角来看,大汗行宫(宫殿区)具有典型的宫廷式中轴线建筑结构。主体建筑从前向后依次是宫门-崇天门-军帐-议事金帐(也称之为鹰帐)-寝帐和敖包,最后面的是祭天台。走进大汗行宫,犹如推开了历史的大门,让我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有了跨时空的接触,让我看到了当年成吉思汗排兵布阵、攻杀战法的战争场景,让我领略到了蒙古铁骑所向披靡的英勇气势。
穿过宫门进入广场,在广场的中间有一块长达16米的巨型长方条石竖卧在行宫中轴线上,那是一个蒙文的——“汗”字,“汗”凝聚着蒙古民族英雄成吉思汗的伟大精神,雕刻了这个马背上的民族漫长而辉煌的历史。
年春,在斡难河畔召开忽里台大会,铁木真被一致推举为全蒙古的大汗,并尊称为成吉思汗,这一年铁木真44岁。对于“成吉思汗”这个名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说天字的意思,也有人说是坚强有力,更多的认为是强者是君主,也就是皇帝的称号。
大汗行宫的第二道门是崇天门,也称为长生天牌坊,它是一座巨大的石牌坊,通高13米宽23米,由天然青石雕刻而成。从牌坊的正中,似乎可以看到到日月苍天,广阔深渊,那里不仅有日月星辰的出没,而且常有电闪雷鸣的发生。
经过崇天门,在行宫的中轴线两侧,埋伏了雄兵百万。是当年成吉思汗,在行军打仗时金戈铁马时的景象,同时又是一个合理的阵型搭配。盾牌手挡在前面,弓箭手远程射击,长枪兵刺伤敌人,骑兵迂回作战。军容肃整,刀剑如梦,展现了当时蒙古帝国的军事实力。
成吉思汗点兵的军帐,每个军帐都是由20吨的铁打造而成,外形犹如古代的战盔。成吉思汗的中军大帐处于正中心位置,周围的四个军帐是成吉思汗四个儿子的军帐,在成吉思汗座位后有一个狼图腾,军帐里并没有成吉思汗的雕塑,是为了让游客在这里体验一下成吉思汗当年指点江山的宏伟气势。
成吉思汗的议事金帐又称鹰帐,直径20米高15米占地平方米,它是世界上最大,最具有特色的成吉思汗议事金帐。鹰是蒙古民族信仰,整座金帐坐落于鹰背之上,苍劲有力,做展翅飞翔状,整座鹰帐由青石筑成,用石立方,光用鹰头就用去青石立方,重达吨,是至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雄鹰雕塑。取鹰能看到哪里,成吉思汗的雄心壮志就能到哪里的寓意。
鹰帐内部的台阶下边9节,上边5节。寓意九五之尊,里面布置了成吉思汗与众臣商议国家大事的场景,坐在中间的就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左右两边的分别为正妻孛儿帖,侧妃忽兰。据说成吉思汗当年发誓:七载之中成大业,六合之内为一统。事实上亦是如此,在公元年到年间七年之中,蒙古草原百余个大小部落先后被击破,各大部落都统一在铁木真旗下。
金帐的后面是寝帐。元朝与其他任何封建王朝都有所不同,在外出打仗时是带着后妃的。蒙古族是本是游牧民族,他们逐草而居,逐水而居,每次的迁移都是带着部落、军需、物资一起同行的。从寝帐的构造上也可以看得出来,每个寝帐下边都安有车轮,就是为了方便行走在这里,这个带着车轮的帐有个学名“嘞嘞车”。据说当时成吉思汗的寝帐是有64匹战马拉动的,可见其雄伟壮阔,更能体现出游牧民族的文化。
走过寝帐,后面是敖包。说起敖包,大多数人可能对藏传敖包更了解一些,建在大汗行宫的敖包是独属于成吉思汗时期敖包。中间大的代表长生天,两边各6个小敖包,是大敖包的十二户足。成吉思汗时期,所过之处都代表了征战与无尽的杀戮,随后就在征战之处建立一个敖包以作为警示路标,告诉后面的成吉思汗铁骑这里已经占领。后来就有人不断的来敖包边上居住,他们都认为成吉思汗走过地方就不会再回来了,是安全的。以至来此居住的人越来越多,“敖包相会”这首歌的歌词大意大抵如此吧。
位于宫殿区最内侧的是祭天台,祭天台上可以鸟瞰大汗行宫全景,是观景看日出的好地方。祈福长廊两边所挂的牛骨,是古人祈福用的。牛羊是蒙古人衣食住行中最重要的食物来源,用牛骨祭祀天地以表达蒙古人对天地的敬仰,脚下的石砖,绘有奔跑的骏马,寓意马到成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2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