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下尘泥一点无,性便泉石爱清孤。当时不惹湘江恨,叶叶如何有泪珠。”一提到菖蒲,就会浮现它一袭淡绿薄纱,染一身雅致芳菲的模样,虽然小巧,也着实别致;
又是一年春光入眼,花韵还在赶来的路上,很多人在周末的时候,都会选择去踏青,而在一些深山老林,或者小溪河畔,总能看到一些萌动的生机;
其实,就有今天的主角“菖蒲”,它是长在石头缝里的“灵草”,遇到不妨挖一棵,养在家里“有好处”,叶色青翠飘逸,氤氲幽微草香,清新婉约,真的好看。
为何称为“灵草”
这一株普普通通的菖蒲,为何在民间也被称为“灵草”,它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原因有两个;
很多花卉植物,之所以会受欢迎,就是因为它们的寓意很好,菖蒲也也一样,据说可以“保家宅平安”,是一种吉祥的植物;
每一年端午到时候,一部分人家就会在门口悬挂菖蒲,甚至有些人,会直接在室内摆一盆菖蒲,甚至可以利用菖蒲和山石,苔藓,玩件相匹配,彰显出方寸之美;
和其他绿植不一样,菖蒲能释放一股淡淡的青草香,这一股若有若无的香气,可以提神醒脑,驱赶蚊虫;
特别是在古代,菖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书房摆上一盆,灯火摇曳,绿草相依,暗香袭来,整个人都舒展了,挑灯夜读时也更舒服了。
菖蒲的生长环境
古人云:“清气出风尘以外,灵机在水石之间。”细品这一句诗,其实就能知晓它的生长环境,它的叶片青翠飘逸,但是根系也不发达,因此都是生长在小溪河畔这一类“空气湿润、阳光柔曼”的位置;
当然,在一些田野边、悬崖峭壁的阴凉角落,也可以看到菖蒲的身影,但是叶色会较为暗淡、干瘪,缺少了一股灵动、水润的美感;
菖蒲的外形特点
与其他植物不一样,菖蒲虽然小巧,但是却很俊美,古人称它有一股乡野之气,细看一下,茎叶粗壮,犹如老物,叶片飘逸,碧如翡翠,这两种同时聚集在一种植物上,自然彰显出一种别致的美;
特别是当菖蒲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时,长在户外,风抚细枝若抚琴,渗进窗棂的曲目,达到缩龙成寸效果;放在室内,桌案摊开素笺,笔尖蘸取春露,菖菖芬芳入脾,不觉一阵清气上扬。
菖蒲移栽技巧
大自然的地理优势,让菖蒲更有一种美感,周遭树林石影的遮挡,临近水源水雾的滋养,让菖蒲在保证日晒的时候,还能吸收到充足的水源,滋养;
外加,大大削弱了阳光强度,能让菖蒲在正常日晒时,正常光合作用,叶片随时可以吸收到水汽,并充分光合作用;
如果遇到“菖蒲”,应该如何移栽呢,方法很简单,量出距离,一般在距离2公分左右位置,朝下扒土,铲子要深入6公分左右,尽可能保留护心土,降低根系的损伤率,之后把它们移栽到花盆中可以了;
菖蒲缓苗小技巧
菖蒲叶子柔韧青翠,犹如玲珑之剑,观赏性很高,移栽后必须做好养护工作,建议一开始就选择透气比较好的花盆,如果想配合比较别致的花盆,盆底要多打孔,提高疏水性;
而无论什么花盆,建议先在花盆底加一层蛭石,浇水后水分不会堆积在盆底,移栽后浇一次透水,之后放在阴凉、通风的位置进行缓苗,期间再浇水,但可喷水雾,提高湿度;
缓苗工作的重心是降低消耗,所以不能频繁浇水,而是要让根系去适应这个新环境,同时不能暴晒,降低叶片的压力,并适当喷水,让叶片去吸收水分,一般一周左右就能缓苗成功。
养护小技巧
菖蒲小巧葳蕤,一丛并发,与兰、菊、水仙人称“花草四雅”,因此它们的习性上有点类似,那就是必须在半阴位置养护,所以古人才会将菖蒲放在室内。
当然,想将菖蒲养得更好,古人也做了概括:“不资寸土、不假日光”,也就是前面提到的,配置好透气、肥沃的土壤环境,选择半阴通风的养护环境;
后续再配上石头等装饰物,移到室内,置于案头,放在茶室,都生机勃勃,一派野趣让人不居山林,却能有做野人般的欢喜
结语:一株蒲草,配以水、石、苔,就是一幅活的山水画,这一种特有的气韵,也塑造更多种可能,发挥想象,将盆栽菖蒲养,成观赏性极强的盆景,怎能让人不爱。
(原创文章,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喜欢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3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