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小谢”是谁,凭什么在李白的旷世作品里独占一行?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这是李白从长安被“赠金放还”,流浪宣州、郁郁不得志的时候,为在朝廷任校书郎的叔叔李云摆酒饯行所写的一首送别诗。这首古风名句极多,大都耳熟能详,通解其意。其中稍微生疏不为人重视的就是这两句了:“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前面半句也是历来写文章引用极多的,大都是对后半句不大熟悉。
那么这两句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是称赞叔叔李云的文章和自己的才情,一种客套和自夸。李云在当时确实也是散文大家,为人刚正不阿,素有风骨。“蓬莱”是指东汉藏书阁,“建安骨”是指建安七子的诗文那种刚健遒劲的风格,这里的意思就是说:叔叔你的文章就像汉代文学作品一样刚健有力,而我的诗文呢则像汉唐之间南齐的谢朓一样清新秀丽。
汉唐之间除了建安七子,只讲山水田园诗的灵动,还有独占天下文采一斗的“大谢”谢灵运,还有隐士诗宗陶渊明,还有“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为何李白在这里独独只提“小谢”谢朓?
因为他为叔叔摆酒践行的地方就是宣州为了纪念当年地方长官谢朓的“谢朓楼”。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名已经交代得清清楚楚了。李白在写诗的时候结合当时的环境一气呵成,一笔挥就,不但成就了谢朓楼,也把谢朓推到了我们面前。他做这事多了,汪伦不也是么。
那么,谢朓的诗风到底如何,能让李白另眼相看?
谢朓,字玄晖,出身“旧时王谢堂前燕”中的谢家,名门大族,忠心事主。他娶了另外一个大家王家的女子,岳父为南齐名将王敬则。齐明帝萧鸾即位后,王敬则位高权重被萧鸾猜忌。谢朓在王敬则拉拢他的时候揭发了岳父的叛乱之举,王敬则全家灭门。谢朓升官至尚书吏部郎,却家也不敢回,怕被老婆砍死。五年后在始安王萧遥光谋反中,因为拒绝同谋被诬陷,死在狱中,年仅三十六岁。
南朝乱世,是是非非,咱们不予评论,我们只看他在诗史上留下的印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5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