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法器,道教斋醮法坛所需之用器,称为法器。一般在醮坛配合经韵及科仪使用,有些也可在专行法术时使用。道教法器,上可召神遣将,下可驱邪除魔,故品种繁多。下面给大家内绍一下道教比较常用的法器。
道教继承原始宗教的法术,将其精纯化、道教化,成为道教法术。法术说的基本原理即弗莱则(SirFrazer)《金枝篇》所称交感法术,根据类似律或象征律,以为凡相类或可互为象征之物,能在冥冥中相互影响。因此“同类相治”的原则,即为道教法器以恶治恶,藉超自然法力以克制超自然的精怪、物魁等恶物。
道教
道教兴起的六朝时代,正是精怪、物魁相传最盛之世,因而道教特别强调其法术。其法器中诸如符术、呪术,与宝剑、宝镜、印章等物,大都取法于阳间灵威之物:
符咒多用汉代的文书或法师呪语,属文字法术;
宝剑为服佩之物,权威象征;
印章则官府信物,具灵威作用;
至于宝镜,则为明澈万物的宝器。
其制作过程既需法术护持,而饰物又多灵禽异兽与星辰等,更增益其灵力,故道教除妖禳祓的仪式中,凡此诸物,均成为克制凶恶鬼物的法器,发挥其抚慰民众畏惧凶物的功能。
道士重视法器,能自铸自作,并勤加护持。陶弘景撰古今刀剑录,多以法术观念著录;司马承祯撰景震剑序,含象鉴序等,强调其神异性;而龙虎山天师更以符剑为传教之物,传承道法。至今民间的道教斋醮,多仍旧惯,诸般法器依旧具有除厄斩邪之用。
道教法器
什么是道家法器?道教斋醮法坛所需之用器即是道家法器,道教法器,上可召神遣将,下可驱邪除魔!大家去道观参拜,看见道长开坛做法就会看到各种各样的法器,见识见识。
道教法器
三清铃
三清铃为道士作法事中的重要法器。又名帝钟、法钟、法铃、铃书。由于道士学模拟它的声音,俗称师公或仔。一般高约二十厘米,口径约九厘米,用黄铜制造,有柄、铃内有舌。
柄的上端称作剑,呈“山”字形,以象征三清之意。《太清玉册》卷五:“道家所谓手把帝钟,掷火万里,流铃八冲是也”。以为具有降神除魔的作用。法师常以单手持,在作法时按照一定节奏摇动。《道书援神契.帝钟》云:“古之祀神舞者执铙,帝钟铙之小者耳”,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古代祭祀时,跳神的舞蹈者(即巫师)手里拿着。
笏:
又称朝简、朝板等。是用来朝拜神仙时所执的手板,上面可以记事,以免遗忘。古时朝拜天子的笏有一定的规制,天子用玉,诸侯用象牙,大夫和士用竹片。道教则不受此限,根据条件均可使用。举行道场时,高功登坛,双手捧笏,如对天庭。
如意:
一般为玉、木、骨制成。形状略曲如心字,有三点:首尾两端作云形或芝形,中央一点圆形。象征道化三清之意,又喻一心尊三宝,即道宝、经宝、师宝。道教方丈在宣说经教或其他隆重科仪中,亦手持之。
法印:
道教法印和令牌作为正一箓法中十分重要的法物,施用于道教符箓斋醮,即护身通神、炼度济人、消灾驱邪等科仪及宗教活动中,历来为道教中人所认重。
一般为木制、铜制或玉制。印面上刻着具有道教含义的文字,甚至有的还刻着完全符式化的图案,印钮一般是狮子或其他避邪兽。道教自从祖天师张道陵开始传有法印,沿袭至今。法印是道教奏达天庭的公印,也是行使神力的法物。《洞玄经》:“法印照处,魅邪灭亡。”
法印作用
1道经师宝印:道经师宝所代表的是道教崇拜的最高道境,道教应用最广泛普遍的印,申制章奏,发遣符贴,炼度亡魂,发送野鬼,开幽启明。
2都天大法主此印管天下邪精,六洞魔王。凡有精邪作孽,龙屋兴妖,与民为患,所行符录,皆需此印。人有冤枉咒咀,宿世冤灵,负命欠材,一切疾苦,佩此印,冤灵不能近,恶业不能侵。除夜梦,和合万事。常服除夜疾,令人延寿,不患蛊毒,不生九虫。
3玉皇印:此印象征着玉皇大帝的神通与权威.
4张天师印:治一切邪病,扫除瘟疫.
5北极驱邪院印:道教重要法印,为诸派所用,都天统摄三界鬼神之印.
6北极杀鬼印:为诸派所用,可治疗一切疾病.
7灵宝净明九老神印:避除妖邪.镇宅.治疗外伤.驱除瘟疫.解脱恶梦.长生.飞升等神奇功能.
8斩邪断瘟印治病收邪,驱魔保生。此印有神兵八百万,随印驱瘟伐邪,大瘟时排门之,不入人家,吞印发汗,免染他人。
9提举城隍司印:城隍是管理天下各地城隍的最高机构,城隍印是该衙门最高印信,可以使役调拨各地城隍及其吏兵,城隍亦管理各地方土地,城隍有考校地府冥箱,拘放魂魄的职责,有管领亡魂之职,城隍可直接向上帝奏闻各地城隍的情况,做法事超度亡魂,申制章奏,发遣符贴,发送野鬼;祈雨祈晴,门昌族贵,官皆职位,优魔驱邪,护国安帮等都与城隍有密切关系。凡持城隍印者,受城隍之职代天行化,天下城隍神所行去处,阴官自报,皆有鬼神迎接佐送,亦差助法。城隍印在道教中是非常重要的法器之一。
10九龙神印:九龙道法本门印,传法炼法用印。此印遣召鬼神,祈晴祷雨,伏魔驱邪,申制章奏,发遣符贴,炼度亡魂,发送野鬼,开幽启明
11九天玄女印:此印象征着九天玄女的神通与权威.
12灵宝大法师印:此印即为灵宝大法之首印,代表着灵宝道法的权威及命令.此印可移符文贴牒,榜示三界,鬼神见之,为信符.
13通灵印:通灵是万法之根,一切道术由其所生,如不掌握通灵方法,一切都是空说虚行,绝不可能有什么功能。在道书《太上通玄灵印经》中记载:“通灵印有变身万种,变化万物的功能,要求斋戒清身,不食一切血食之物,才能达到这一目标。”道书中还记载了它有驱使鬼神,取物索财之能。
(1)随身佩带,随时念咒,接通诸神,帮助通灵。
(2)内服:印在纸上连续服用,可通灵。
(3)治病驱邪:内服、佩带。
(4)心愿达成:佩带念咒,说明自己的心愿。
14太上老君印:此印象征着太上老君的神通与权威
15雷霆都司印:此印代表雷府雷霆都司的权威与命令,申发文字召都司将吏用之。
16治病使者印:治百病,吞之即愈,佩带辟诸病.
17黄神越章印:护身辟邪,驱鬼召灵,佩带有阴兵护送。
18都天大雷火印:此印上帝专降雷霆都司,役使风雷,驱除神怪,诛斩妖魔,祈雨祈晴,祈风祈雪,敕印牒,治疗疾病.
19:五帝大魔印:此印即五帝大魔神力与权势的象征,乃上帝所赐,行持之士佩受,可制万魔,镇凶治恶,志心佩受,则五帝侍卫,群妖束形。
20上清天枢院印:上清天枢院为天庭纠察之司,总领其府,稽考三界鬼神。是天门司院,上天喉舌之官,总领七十三司,管元会营兵一远万人,名天摄军。故此印权重威猛,为道教至宝,凡于人世为民行法,申奏天曹关蝶,中界下界鬼神之事,皆需此印。此印随行天下,鬼神皆伏,所行之处,鬼神侍佑。佩之除邪,服之治病。
21三界混元总摄万神印:此印统摄诸天,制伏群魔,镇压三界,匡卫万灵。此印称“元始总印”,从而广泛用于追龙祈雨,驱雷布电,召云止风,斩灭邪精,保生护命,上章奏表等各种法事中。凡用印时,念下印咒:“先天先地,元始祖气。落死注生,长生在此。玉皇心术,鬼神皆避。急急如昊天玉皇上帝律令。吾奉祖师路真君敕摄”
22上清巡摄邪群印:用于驱雷役电,呼风降雨,祈晴斩诸精伐邪,治病保生,祈祷通真,申状上章各种法事。凡用印时,念下印咒:“九皇上星,丙酉合正,合口演流通天神印。”
23天地神印:治病驱邪。用印时存想诸神降临,印病人患处念咒:“天地神印,印山成湖,印石成涂,印树树枯印地地裂,印木木折,印火火灭,印水水绝,印上彻下,印表彻里,印前彻后,印左彻右,印邪邪亡,印痛痛止,印病病散,印鬼鬼走,破除症结流殃咎注,急自走去,正神安汝处。急急如太上老君律令。此印不得入丧家.产妇家及血腥六蓄胎乳污秽之处。
法剑:
又名宝剑、令剑、七星剑。在钢铁锻制的剑身两面,各镶有青铜制的北斗七星图样,靠近剑柄处有龙、虎或符的图案。宝剑是斩妖诛魔的强力法器,张天师的家传宝物即为宝剑及天师印。通常剑身单薄的七星剑是以两把并握使用,有时也可分持两手,又称双剑或合剑。也有一种是在剑身上刻有符咒的木剑,多半使用可以避邪的桃木雕制,又称桃木剑。
令牌:
又名雷令、五雷号令。为圆顶平底之木牌。侧面边围刻有二十八宿的名称。上圆下方的形状,象征天地。令牌是道士差遣神灵的神圣法器,有辟邪的作用,也可用于差遣雷神。令牌的形状与图案并不完全一致,如有的刻有龙或宝剑,有的刻有五雷号令、总召万神等。
五雷牌道士最常用的法器之一,是差遣神灵的法器,有辟邪的作用。
道士最常用的法器之一,是差遣神灵的法器,当然也有辟邪的作用。绝大多数是木制的,也有少数用玉制成的。受古时“天圆地方”说法的影响,上方呈圆弧形,下面呈方形。正面刻有命令符,有的侧面还刻有二十八星宿的名字。
甘露碗:
又称水盂、水碗或清水碗。在道场上用来盛装法水,又称甘露。古为竹制品,今多为黄铜制。其器如茶杯状,口略大,杯子周围绘有五岳真形图。但也有饭碗状的水盂,口略窄。道场上的高功,常以左手持盂,右手拿着杨柳枝,沾取盂中的圣水,遍酒醮坛以示净场,《灵宝济度金书》:“杨枝洒净业垢,解除尘秽于无形。”有时象征普施甘露,济度亡魂,《太上全真晚坛功课经》:“甘露流润,遍洒空玄,拔度沉溺,不滞寒渊。”
镇坛木:
又名震坛木、奉旨、净板等。为略呈长方体之木块。顶面稍有隆起,底面平坦,以漆涂成红色。正面刻有万神咸听四字,两端刻有乾坤、坎离四卦。在道场进行中,镇坛木被置于桌上,由高功配合科仪使用。道士专行法术时,也用来拍击桌面,威吓恶鬼邪魔。
镇坛木
又名“震坛木”、“奉旨”、“净板”等。为略呈长方体之木块。顶面稍有隆起,底面平坦,以漆涂成红色。正面刻有“万神咸听”四字,两端刻有乾坤、坎离四卦。在道场进行中,镇坛木被置于桌上,由高功配合科仪使用。道士专行法术时,也用来拍击桌面,威吓恶鬼邪魔。
镇坛木是道教的一种法器,通常在道士在法坛上举行科仪斋醮时陈列、使用。
镇坛木
镇坛木又称“震坛木”、“奉旨”、“净板”等,外观形状类似于一块长方体木块,有些做成顶面稍隆起的形式;底面平坦,以漆涂成朱红色。通常,其顶面刻有“万神咸听”四个字,两端刻有乾坤、坎离四卦;也有些顶面刻有符箓,意义类似。
选材
镇坛木的选料极为讲究,以结实耐用为本,多为质地坚硬,纹理细腻的高档红木,如檀木、酸枝、黄花梨、鸡翅木、黄杨木等,敲击桌案时声音响亮。但北方也有用桑、枣、黑槐木制作镇坛木的。
作用
震慑妖邪
在举行道教法事时,镇坛木通常由高功法师使用,使用方法是用右手拿起镇坛木,猛然拍击在法坛上(也就是桌面上),发出啪的一声巨响。其意义有点类似于中国古代官衙中的“惊堂木”,都是起到震慑犯人(鬼魅、妖邪等)的作用。
按照道教仪轨,法坛上通常至少应陈列宝剑(桃木剑)、令旗、令箭、令牌、天莲尺、镇坛木这六大基本的法器。在正一派道士举行授箓仪式时,在授予箓生(即新晋的道士)法名、神职,并颁发职牒、符箓的同时,也会发给新晋道士这几件法器。
发号施令
举行法事时,道士高举起镇坛木一亮,等于是向守候在法坛下的天兵天将、日值功曹等神灵们昭示自己的权威,说明自己已经获得了“昊天上帝”的授权,如今是奉天帝的谕旨在进行降妖除魔的法事,天兵天将们要努力协助自己,所以才又称为“奉旨”。
拷鬼棒
拷鬼棒又叫打鬼棒,赶鬼棒,是道教做法时常用的法宝,是手杖一样的外形,近代变成短棒。棒面有符篆。
拷鬼棒
拷鬼棒,是一种道教法器,木制,棍形,上面刻有各种符箓,据说有驱鬼降妖的功效,常被用于道教法事中,用于道教开坛作法或平时驱赶鬼魅、妖邪。
拷鬼棒是一种道教的法器,用于道教开坛作法或平时驱赶鬼魅、妖邪之用,又称“打鬼棒”、“拷鬼杖”或“拷鬼桃棒”。过去多呈手杖的外形,近代则改为棍棒形,其外观是一根黄色的圆柱形短棍,上面刻有各种符箓,通常是“打邪灭巫孟元帅”和“行刑拷鬼朱元帅”之类的字样,有的棍上单刻其中一位的名号,也有一根棍子上同时刻有两位名号的,并往往同时都配有一些道教的符箓、图案。
这两位元帅同属雷部三十六元师之列,官诰全称是“雷门火车朱元帅”和“酆都拷鬼孟元帅”,棍子上镌刻了他们的名号,意思是借重二位的威力来驱逐鬼魅。
拷鬼棍通常用桃木制成,取“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的意义,古人认为桃木具有震慑妖邪的特殊能力。也有用被雷击后的枣木制成,同样是认为被雷劈过的枣木带有某种雷霆的威力。现代亦有时用樟木制造。
来源
按照《天坛玉格》中的记载,道教正一派道士举行授箓仪式时,在授予箓生(即新晋的道士)法名、神职,并颁发职牒、符箓的同时,往往会授予令牌、天蓬尺等各种法器,其中也包括拷鬼棒,如年在江西龙虎山天师府举行的授箓活动。
道教法事时使用
在道教的科仪斋醮时,陈列、使用的法器中,往往也会有拷鬼棒,与天蓬尺、令牌、镇坛木、令旗等法器一同摆在法坛(也就是桌子)上备用,举起拷鬼棒则意味着威慑鬼魅妖邪,以朱、孟二元帅的威名命令其迅速离开,否则严惩不贷。
平时降妖除魔时使用
在清代作家袁枚的著名志怪小说《子不语》第18卷中的《白天德》一则故事中,就有“其家请道士孙敬书诵《天篷咒》,用拷鬼棒击之”的记载。换而言之,拷鬼棒又是道士们在平时降妖除魔的得力武器。此处的“拷”的本意是“考召”,即逼问鬼魅妖邪自报姓名来历,有审讯、逼问的意思。
有一首《拷鬼咒》(又名《考鬼咒》),据说是使用拷鬼棒时配合念的符咒,从中也能看出拷鬼棒的这种用途:
天蓬天猷,真武真君,黑煞元帅,无义将军;
捉缚枷拷,四大天丁,手执铁棒,拷鬼通名;
纵横摄勘,施威现形,不分高下,罪莫容情,
俾令患体,立遂和平。
急急如律令!
令旗:
令旗为高功在醮坛发号施令的旗子。旗为三角形,旗面为黄色,镶以齿状红边,上有一条黄色红边的飘带,旗杆一般为藤制。旗子上书敕召万神四字。
在中国道教中,令旗是道士们在进行法事活动时的重要法器。道士作道场的祭坛上,常陈设中有令旗、令牌和宝剑(桃木剑)、天蓬尺、拷鬼棒等法器,其中的令旗就表示道士拥有了指挥“天兵天将”,发号施令的权威。
道教用的令旗,一般为三角形,旗面黄色,周围镶以齿状红边或白边,上有一条黄色红边的飘带。旗上书有“敕召万神”四字,也有书写一个隶书“令”字的。令旗在道教文化中,有着极重要的地位,通常被视作道士具有“昊天上帝”授权的象征,其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神力”。
法尺:
为长形木片。形状和旧式的尺相同,两面均有刻度,并且雕有葫芦等吉祥图案,一般漆成红色。除此之外,也有一种不带刻度和图案的铁尺,法尺不单是上古神仙丈量天地的法器,有除魔的力量。除此之外,也有一种不带刻度和图案的铁尺。道教认为,度量用具有除魔的力量,因此法尺就被作为法器广泛使用。道教护法神之一的赵公明元帅的造像,有的手中就握有一把铁尺。
天蓬尺:
亦名法尺。为长形方木。六面雕满了日、月、二十八宿的名称,及三星、北斗七星、南斗六星等图案,还有天蓬元帅的圣号。以此行使天蓬元帅的神力,具有辟邪除魔的作用。《道书援神契》:“古者祓除不祥有桃枝,故后世逐鬼用之,今天蓬尺是其类也。”天蓬尺。
天蓬尺是一种法尺,外观是一根四面刻有符咒的四棱方形短木棍。
《道书援神契》有云:古者祓除不祥有桃枝,故后世逐鬼用之,今天蓬尺是其类也。长形刻度。法尺为桃木制或铁制两种,天蓬尺多为四棱,六面分别刻有二十八宿,日月,紫微讳(中极紫微大帝的名讳),北极天蓬大元帅讳(天蓬元帅的名讳),南斗六星,北斗七星(即南斗星君、北斗星君。南斗注生,北斗注死。挥动法尺,意思是恭请北极天蓬大元帅到坛驱邪。
作用
天蓬尺为道教仪式上面镇坛辟邪的法器之一,不可以胡乱使用。通常用于设法坛、做科仪斋醮时陈列、使用。通常来讲,坛上摆放何种法器,根据各自传承不同而不同,并无定法。
在道教的正一派,例如龙虎山张天师府,在授箓时按《天坛玉格》,授予箓生法名、神职,并颁发职牒、符箓,同时也会发给这五件法器。
流传
明清以后的道教天蓬尺较多,若是元以前的天蓬尺已是稀有之物了。北帝派是道教上清派支派。属于经箓派道教。唐代道士邓紫阳,诵天蓬咒,感北帝授剑法,见重于唐玄宗,开北帝派。邓紫阳传其子邓德成,后有邓延康、黄洞元、瞿童、何元通传其术。北帝派传《北帝经》及北帝豁落七元符,行辟邪禳祸之事。.上清天蓬伏魔法:以天蓬元帅为主法的法术,体系庞大。据云:“昔上清紫微宫北极尊都天大元帅天蓬真君降传秘密之法,务拯群生,蠲除疾苦,垂微妙之诀,以付修真之士。”后为上清董大仙所得。
法绳:
又名法鞭、净鞭或法索等。木柄上雕有蛇头状花纹,其下接有苘麻或棕榈等纤维搓成的绳身,绳后亦有结尾,看去俨然一条完整的蛇。蛇头部分涂有朱漆,上有八卦图案,更精细者甚至从蛇口处还有人头露出。此外,也有的利用天然的曲木来表现蛇身。法鞭可以鞭挞妖魔,辟除邪怪。
师刀:
即法师所用的刀。一种是黄铜制的短剑,剑锋很钝,前端呈椭圆形,柄上串有铜钱或小铁环,形状颇为怪异。另一种是锐利的铁刀,形态介于法剑和菜刀之间,上面刻着太上老君的圣号。
三清铃:
又名三清铃]、帝钟、法钟、法铃等。一般为铜制,有柄,铃内有舌,摇动发声。柄的上端为山字形,象征道教信奉的三清尊神。道教认为,法铃具有降神、除魔的作用。在道场上使用时,须以单手持之,向一边有节奏地摇动。《上清灵宝大法》:“振动法铃,神鬼咸钦。”
木鱼:
又称木鼓,俗称鱼子。形圆而刻做鱼形,故号木鱼。中间掏空,击之作声。通常放在经案的右手边,以右手持木棰敲之。诵念经文时配合经韵而使用,经文的每个字都要落在木鱼的点子上。《无上秘要》:“木鱼清磐,振醒尘寰。”
木鱼,打击乐器。最初做为道教召集教众,讲经设斋用的法器。根据历代崇道记的记载,木鱼是出自唐代,明皇帝时期,是道教召集教众,讲经设斋用得法器,源于道教,后逐渐被佛教借鉴引用。
《道藏》历代崇道记记载,衢州建观穿地得一鱼,可长三尺,其状似铁,微带紫碧色,又如青石,光莹雕隽,殆非人功所能也,叩之甚响,其鱼亦不能名,遣使进贡,帝(唐明皇李隆基)令宣示百僚,亦不能辨。帝乃呼为瑞鱼磬,仍令悬于太微宫,非讲经设斋不得击之。于是诸宫观竞以木石模之,以代集众。
木鱼之名称由来,盖取“鱼日夜不合目”,故刻木象鱼,击之,用以诫昼夜思道。于诵经礼忏时,与铜磬相互配合,用以节制经颂。
佛、道通用之木鱼,与铜磬(qing)为一对不可分离之通神乐器,皆系仪案上必备之法器。其大小、形式、材质不一,唯须与铜磬大小相称。
形状
木鱼呈团鱼形,腹部中空,头部正中开口,尾部盘绕,其状昂首缩尾,背部(敲击部位)呈斜坡形,两侧三角形,底部椭圆;木制棰,棰头橄榄形,形似鱼。
磬:
分为两种。一种称为圆磬,圆形而中空,铜制或铁制。通常放在经案的左手边。磬的主要作用是通报神灵,也可以消灾解厄。平时道教徒或香客进殿朝拜,殿主在其抬头起身之时击磬。道场诵经时配合科仪,也要击磬磐。
引磬:
又名手磬。形小如碗状,铜制,器底隆起之顶端,附有木柄,以便携持。木柄有绳,连一铁杆或铜杆。道众在醮坛朝拜或转天尊时,持而鸣之,用以引导道众,故名引磬。
钟:
一般由铜或铁铸成。钟内无舌,击之发声。有大钟和小钟之别;大钟用于道观早晚开静、止静时,配合大鼓和板使用;小钟用于道场作为法器,与鼓配合击打。
帝钟
帝钟是道教重要法器,用于道长作法。又名三清铃、法钟、法铃、铃书。由于道长学模拟它的声音,俗称师公钘或钘仔。
一般高约二十厘米,口径约九厘米,用黄铜制造,有柄、铃内有舌,就像是一个有长柄的小钟,但钟底口部不是莲花形而是平的。帝钟一般是拿在手里的,故而顶多有一寸来长的法杵,是手执的地方。上端称作剑,山字形,以象征三清之意,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太清玉册》卷五:“道家所谓手把帝钟,掷火万里,流铃八冲是也”。即认为其具有降神除魔的作用。
法师常以单手持,在作法时按照一定节奏摇动。《道书援神契.帝钟》云:“古之祀神舞者执铙,帝钟铙之小者耳”,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古代祭祀时,跳神的舞蹈者手里拿着一种叫做铙的乐器,而帝钟就是按比例缩小的铙。”
道教法事上的重要乐器
在道教的各种科仪、斋醮上,往往少不了诵经、上表(向天庭呈送表文)的活动,而其中就少不了道教音乐的陪衬。其中,最为重要的乐器就是帝钟,有迎请诸圣的作用。经单上将帝钟放在左边称琳,放经单右边称琅,有的帝钟上还刻有符咒、神像、经文以及装饰有金银玉器,光彩照人,故而有“琳琅满目”之赞誉。通常,帝钟往往由科仪上的高功法师使用,施法时从法坛(即桌子)上拿起帝钟,单手持柄摇动,其叮呤叮呤的声音,意为“振动法铃,神鬼咸钦”,动作十分优雅。其使用也有严格的定制,一般在呤咏提纲、举天尊等处用“风吹铃子”,在诵经、礼诰、朝忏等处用“滴水铃子”,且在叹文处唯用铃子伴奏,是道教法事中用处比较广泛的法器。
鼓:
圆桶形或扁圆形,边围鼓起,中空,两面或一面蒙以皮革。鼓有大小之分:大鼓用于道观早晚开静、止静时,配合大钟和板使用;小鼓在道场作为法器,配合小钟使用。鼓的声音,具有通神和辟邪的作用。道教对击鼓颇有讲究,可以打出风云雷雨的模拟音响,且能配合经韵板眼,谓之花点。《太上助国救民总真秘要》:“凡建醮道场行法事时,必先鸣法鼓”。
铛:
又称单音、铜鼓等,俗称铛子。是用小铜锣固定在长柄的木框上,用拨子敲打出声。如果是十面小锣固定于同一木架,安上长柄,则称云锣或云璈。
钹:
亦名铜盘。一般为铜制。形状是中央隆起的圆片,在其隆起部位系有红布条。有大小之别:大的称为饶钹、闹钹或大钹,小的称为钗或钗子。击打时双手各持一片的布条,合击发声,也有的把一片置于圆形的凹状布垫上面,用另一片去击打。在道场上,通常和铛子配合使用。
青玄印:
功效:操作法事与道术方面皆通用,个人可镇宅驱煞斩邪
斗姆心章印:
功效:操作法事与道术方面皆通用,个人可镇宅驱煞斩邪。
雷击木:
凡遭雷击的树木,那段被劈落的木头就称为雷击木。道教作法驱魔经常用到。
五雷牌
五雷牌,道士最常用的法器之一,是差遣神灵的法器,有辟邪的作用。
桃木剑
桃木剑是道教的一种法器,在汉族传统习俗中也被认为有镇宅、纳福、辟邪、招财等作用。在制作上,通常取天然桃木,纯手工雕刻(现代为节约成本很多已使用机器雕刻)一般认为,桃者为五木之精,亦称仙木,故有辟邪镇宅的作用;桃木剑则因而具有了这方面的能力。
立于户中以避邪。汉时,刻桃印挂于门户,称为桃印懋;后汉书议志中记载“仲夏之月,万物方盛,日夏至阴气萌作,恐物不懋……”桃木亦名“仙木”、“降龙木”“鬼怵木”。自古以来桃木诮“镇宅辟邪、驱邪纳福”之说更是“安康长寿的象征,是用途最为广泛的伐邪制鬼材料。古人认为:”桃木,五木之精也,故压服邪气者也,桃木之精生在鬼门,制御百鬼”故今作桃木制品着居室内以压邪,此仙木也。《辞源》古时选桃木刻桃木人,立于户中以避邪。文王镇宅七星桃木剑,家居镇宅宝剑,“镇宅辟邪、斩鬼纳福”。
道长最常用的法器之一,是差遣神灵的法器,当然也有辟邪的作用。绝大多数是木制的,也有少数用玉制成的。受古时“天圆地方”说法的影响,上方呈圆弧形,下面呈方形。正面刻有命令符,有的侧面还刻有二十八星宿的名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