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患上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m.360xh.com/xinwen/3260/58301.html
柴湾村,洛南县寺耳镇境内的一个自然村,全村52户,余人。柴姓,人称柴氏家族,柴湾人家。柴湾村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依山傍水,风景优美,交通方便,村庄四面环山,一条河流由北向南穿境而过,流淌了千万年,通往寺耳的唯一一条公路宽敞、笔直。现存明、清时期的北方徽派建筑群座东向西,高大雄伟,气势恢宏。该建筑分为前、后两排,后排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至清朝道光年间(-)(有梁记),分三个院落,各有主房、夏房、厢房和前房,门楼外立有上马石,拴马桩;前排较晚,建于清咸丰年间(-),也分三个院落,各有主房、夏房及前房。整个建筑为砖木结构,青砖灰瓦,飞檐翘壁,地基、院落青石砌筑,门窗雕花,兽面屋脊。青石雕琢的“门当”和缕空的“户对”,还有建于清嘉庆(-)二年的柴氏宗祠(有梁记)、水磨、马房等,无不彰显了当年柴氏家族的辉煌。年被陕西省住房和建设厅列为第一批省级传统村落。登高远眺,整个村庄所处位置犹如一朵盛开的莲花,将村庄包围在莲花心中。在村庄的上游悬崖下,有块巨大的吸水石上,生长着一株千年白皮松,高约20米,树冠约10米,苍翠挺拔,河水从树下流过,每年若遇洪水,这棵白皮松下的巨石将洪水拦向西边,保佑村庄不受洪水袭击,人称“逼水株”。村庄南边的山崖上也生长着几十株白皮松,枝繁叶茂,郁郁葱葱。记得小时候,在巨大的树冠上栖息着一群红鹤(国家级濒危保护动物),全身羽毛粉红,站立或飞翔时展翅有一米多。清晨,鹤鸣、下河捉鱼虾,人们起床劳作,傍晚归巢,人们闭门休息,冬去春来,与人们和谐共处,不知在这里繁衍生活了多少代,是柴湾村的吉祥鸟(代表吉祥如意,长寿安康)。直到年,村里突然来了地质勘探队,一群人肩背行囊,手持小锤,到处敲敲打打,用红漆做标记,说是找矿源。其中有一小伙,发现了树冠上的红鹤,不听村里老人劝阻,执意爬上大树,捉了一只鹤崽来玩,致小红鹤在失去鹤妈妈的喂养下死去,鹤妈妈整天在大树上空盘旋,哀鸣,没过多久,整个鹤群向南飞去,从此没有了鹤的踪影,只留下鹤的念想。直到现在,每天早上起床,我都不由自主地向高大的树冠上眺望,期盼哪天有回归的鹤影出现,这种念想直到永远。在村庄南边的悬崖下,建有磨坊,从村庄上游将河水引下,带动木质水轮旋转,使传动轴转动,带动石磨为村内及附近的群众磨面,保障群众的生活。到了年,村里修建了水力发电站,用上了钢磨子,家家户户用上了电灯照明,告别了油灯,柴湾村也算是寺耳境内唯一用电照明最早的村落,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直到年接通了农电,水力发电不再使用。曾经修水磨渠的地方,如今也铺成了水泥路,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可惜那条游鱼见底、常有娃娃鱼出没、绿树成荫、夏季人们纳凉、洗衣的一渠清水,已成儿时的记忆。据老辈人讲,柴湾村是出人才的地方,不然一般家族是不会建祠堂的。祠堂是祭拜先祖、家族议事的地方。每逢春节、清明等重大节日,长辈带领全村人上祠堂拜竭先祖、续写家谱,安排家族的大事。直到上世纪60年代,在全国轰轰烈烈开展的“社教”运动及“文化大革命”中,祠堂变成了大家学习、开会的地方,再也不允许祭拜先祖,并将祠堂内供奉的先祖牌位、家谱、还有悬挂于祠堂内正中间的“光宗耀祖”牌匾及南院门楼上方的“恩进士”匾统统拿到祠堂外的院子里一把火烧了,这就是所谓的“破四旧,立四新”、“铲除封建迷信活动”。更有甚者,个别积极分子爬上屋顶扳倒屋脊,砸毁照壁墙上的砖雕图案、拴马桩头部的石雕,使珍贵的遗产遭到破坏。更可惜的是将建于清嘉庆(-)年间的牌楼拆除,用于修建水力发电站房。牌楼是当时柴氏某人(不详)高中“进士”以后,去了外地做官。当初家中老父亲英年早逝,老母亲独自一人将他抚养长大,上私塾考中进士,老母亲再未改嫁。为了报答老母亲的养育之恩,在老母亲过世后,修建了这座贞节牌楼,以示纪念。整个牌楼砖石结构,高约6米,宽约3米,四周镶有砖雕图案,顶部四角各挂一个铜铃,微风吹动,叮当作响,人称“风铃”。牌楼内立有青石石碑一块。高约2米,宽约1.2米,可惜在拆除时摔成了碎块,隽秀的石刻楷书碑文记录着老儒人的养育之恩。当时自己还小(年),不认得也看不懂,如今连石碑碎块都找不到了,就连祠堂因年久失修,在年夏季一场大雨的夜晚轰然倒塌,现在只留下残垣断壁,非常惋惜。闲时,自己常去倒塌的祠堂废墟前沉思,柴家老祖宗的智慧、才华太强大了,后人真的无法比拟。在古代,科举考试是有严格规定的,要经历童生、秀才、举人、进士,层层选拔,每三年一次,才有可能中状元、榜眼、探花的。科举之路里,童生的门槛最低,只要通过了府、院试你就是童生,童生的课程很简单,背会四书五经、三字经、千字文等启蒙书籍就能考秀才。考举人就有一定的门槛,考上举人还想继续考进士就要通过会试,会试要到京城去考,进士离状元只有一步之遥,但这也是最难考的一次。在大殿上由皇帝亲自出题,名次也由皇帝钦点。殿试考的不仅仅是考生的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心理素质,要见到皇上还能镇定自如地完成作答,而且还要答得最好,才有机会中状元。古代进士相当于现在博士生的学历。当年悬挂于柴湾村南边大院门楼外上方的“恩进士”牌匾,足以证明柴氏家族秉承的是“耕读传家”的育人理念。据史料记载,明、清两代,柴氏家族有多人中举。如:柴林,秀子,丁酉科举人(明嘉靖-年间);柴敷华,秀孙,庚子科举人(明嘉靖年间),任河涧知县;柴秀,庚午科举人(明正统-年间),自在州知州,迁彰德府同知,两淮盐运副使;柴万选,乾隆(-年)恩贡(明清科举制度中贡入国子监的生源之一种,凡遇皇室庆典,根据府、州、县学岁贡常额,本年加贡一次作为恩贡。清代特许“先贤”后裔入监者,亦称恩贡),历任宣君、大荔、咸阳等县教谕;柴希颜,嘉庆(-)岁贡(科举制度中贡入国子监的生源之一种);柴楷,嘉庆浙江府经历;柴栋,道光(-)恩贡,任亳州教谕;柴炳,道光恩贡,候补教谕,督办商洛民团,等等。如今的柴湾人家,沿河两岸,村庄干净整洁,绿树成荫,人们和睦相处,勤劳、善良、质朴,继续传承着老祖宗遗留下来的家风、家教,相夫教子,待人和善。十多年来,考取的大学生就有30多个,涉及文化、教育、医疗、农业、司法、行政管理等多个行业领域,他们(她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表现突出,成绩优异,传为佳话。现在的柴湾人,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只争朝夕,发奋图强,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将家乡建设的更加富裕、美好!

作者简介:

柴世华,寺耳镇柴湾人,现在供职于寺耳镇公用事业服务站。

洛南文友汇运营团队

刊首题字

石冬鳌原康生车振山陈涛麻新平李民孙安乐

顾问

张宏运张忠良刘剑锋吕三运何慧娟

编委

陈大维胡永宏

长期友情

合作伙伴

洛南县宏安车辆检测有限公司

商洛市伟航机动车驾驶培训有限公司

华阳鑫科目二社会化考场

WENYOUHUI

赞赏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