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仲秋,我随孙子平师傅第一次来到麻姑山,在那住了些许日子,麻姑山又称为丹霞洞天,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中的“第十福地”。都说道家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分布在九州四海,唯独麻姑山,既有洞天,又有福地。这里山势秀丽,万木葱笼,烟云横飞,峰峦翠峭。
麻姑山仙都观在这一年举行了多场祈禳还愿斋蘸科仪,邀请孙子平师傅出席,我便随师傅一起过来了。据师傅讲,年,是一个大灾年,天象凶乱,水灾肆虐,殃及大江南北,故道观寺庙多有镇灾之法事。
那一年,我18岁,头一次出远门,对南方的风土人情处处充满了好奇;我们到了仙都观,知事的道人把我们安顿完毕,我没事就在观里随意观览参拜。仙都观真乃古庙宝刹,连日来万方来朝,香客信徒聚集在一起,各位高功大德旰食宵衣,席不暇暖,连带着我们这些小辈们也都跟着手忙脚乱。
几日下来,我和观里的师兄弟们都打成一片了,无话不谈。几个常住观里的道友神神秘秘的给我们这些刚上山的人说,这半年观里时常闹鬼,特别是元君殿、偏殿。好多人大白天的都看到过,有个白影经常出没在观里各个大殿上。让我们这些刚上山的人注意安全,没事别乱跑,小心撞着鬼;说的大家都一惊一乍的。
我奇怪道:“道士不都是最会捉鬼的吗,有哪个鬼敢大白天的现身呢,还藏在道观里中,这不是自投罗网吗?”
一个小师弟看到我的疑惑,就说:“道兄,你不了解这鬼神之事啊,那鬼魂既敢在道观现身,必是有因缘未了之事,神佛都能容之,想是助它完成业缘吧。”
我听了似信非信,把此事讲给孙子平师傅听,孙子平师傅听了,告诫我不要乱与人讲,以免业力上身,惹上麻烦。我惟惟诺诺。
观里开始举办罗天大醮,我值完我的差,闲看了一会法事,甚觉无聊,就绕到元君殿的后门,出得观外,在后山漫无目的的闲逛;不知不觉间,走到了密林深处,隐约听到了细细的喘息声。我随着声音,穿过几处翠竹,发现一个人蹲在一颗大竹笋下,旁边放着一条白色的蛇皮袋。走近前去,原来是一个女孩子,十三四岁的模样,穿着卡通短袖T恤,糖果色中学生短裤,身材清削瘦弱,一头长长的头发,凌乱不堪。她脸色苍白,捂着胸口,口唇青紫,地上有一片咳出的血迹。
见此情景,我急忙问道:“需要帮忙吗?”
女孩神情慌乱的转过头,打量了我一番,垂下了头。
我俯下身子,察看女孩的伤势,却没有看出什么,只是觉得她很虚弱,走不动路;于是我对她说:“我背着你吧,送你回家。”
女孩点了点头,我俯下身子背起她,又提起那个蛇皮袋,蛇皮袋沉甸甸的,
“装的什么啊,这么重?”我问道。
女孩欲言又止,神色尴尬。见此情形,我也不好多问什么,我背着她下了山,在下山途中,简短的询问了她的情况:原来她叫阿灵儿,家就在山底下的余家湾村。家里有父母,还有一个弟弟。我也简略的说了我的身份,告诉她我的名字叫镜心。在仙都观住,随孙子平师傅来参加观里的科仪事宜等。
我们艰难走下山,远远的看到几户人家,户户都冒着炊烟,顺着阿灵的指点,走近一处庭院,庭院里种着几簇花草,有月季、蔷薇、三色堇、万寿菊、凤尾鸡冠花等。还有一片彼岸花,一棵已经抽了葶,顶着一枚鲜红的花朵。女孩说这就是她的家。
我闻言把她放在大门口,然后不顾女孩的挽留,转身回去。孙子平师傅曾教导过我,做善事不可存有求报之念。走了百米远,我不由的回头,那个女孩倚在门侧上,正愣愣的看向这里。我向她挥了挥手,大步的走上山去。
回去后,我把此事讲给道友们听,有道友开玩笑说:“你莫不是救了一个蛇精吧,说不定像白娘子那样,以后会回来向你报恩呢。”众人哈哈大笑。
这几日,香客信徒,四方道友越聚越多,观里天天钟鼓齐鸣、念经声不绝于耳;我受不得这喧嚣之象,偷懒告病,置身度外,悠哉闲哉。
一日,我一觉睡到了九点,还在欣喜终于可以一觉睡到自然醒呢,舒舒服服冲了个澡,换上衣服,一拍脑袋,坏了,竟然把早课睡过去了!赶紧向祖师爷告了罪,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头,好在孙子平师傅慈悲,没让跪香,逃过了这一劫。
忽然偏殿内传来了嘈杂的声音,我跑过去一看,原来是值守偏殿的几个小师弟正愤愤然的向人诉说着什么;原来是偏殿内的供果又少了许多,香烛也少了几包。谁这么大胆,敢偷供品,真是不怕报应啊,众人七嘴八舌的议论着。
一个小师弟走了过来,要我陪他出去透透气;这个小师兄养了一只三色魔王松鼠,我陪着他去松林里找野果子喂松鼠,现时正是初秋,山上遍野都是红艳艳的龙吐珠,小松鼠最喜欢吃这个了。我们逗弄着它,顺步走到龙门桥,上了长亭,凭栏远眺,只见山开石裂,苍松屹立,仙都观隐隐现出一角,钟声悠扬,颇有世外方地之象。
我和小师弟正玩弄着松鼠,一旁走过来一位香客和小师弟打招呼,原来是小师弟的故交,欣喜之余小师弟把笼子交给我,他带着那名香客去大殿进香。
我拎着笼子,信步走下长亭,到了鲁公碑亭,我驻足少息,碑亭正面有现代书法家崔学路先生题写的匾额“鲁公碑亭”。被称为“天下第一楷书”颜真卿《麻姑山仙坛记》碑竖立在碑廊中央。
这里是一处游人聚集处,有好多摊贩在叫卖一些水果和香烛等宗教用品。在如潮的人群中,我忽然远远撇到一个瘦弱的身影,背着一条白色蛇皮袋,向前走着;我内心一动,赶忙追过去,却又被一大拔人群冲散。再回头看时,人影早已消失。
我只好息了寻找的念头,顺着人流游走。闲逛了半日,此时正近中午,人头攒动,比肩接踵。我想找个地方歇息一下,于是离开大道,走上枝蔓横生的小道;走了不远,看到一棵树下,有一块青石横卧,满目荫凉,我靠坐上去,吐了一口浊气,感觉一阵清爽。
忽然背后一只手轻拍了我一下。吓我一大跳。学道之人有讲究,最怕有人背后拍肩膀,说是会拍掉人身上的阳火呢。
我忙转过头,竟是一张苍白的笑脸,我猛一惊。
“终于追上你了。”笑脸还在微笑着,露出一排整齐洁白的牙齿。
原来是阿灵,她去给摆小摊的母亲送完东西后,在人流中看到我走过去,就一直跟着我过来,看我靠到青石上,就想从后面悄悄吓我一下。
阿灵轻声细语的讲着,我听着有些无语,真是吓死人不偿命啊。我告诉她关于道家的一些禁忌,她张大了嘴巴,又用手捂住,小脸充满歉意,连连问我没被吓着吧。
我说:“还好我胆子大,没把魂吓飞。”女孩看我没事,目光就转移到我提着的笼子。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米糕在它面前晃来晃去。笼子里的魔王松鼠急促的跳动起来,眼睛紧紧盯着女孩;女孩掰了一块米糕,放到笼子里,小松鼠抓起就往嘴里送去。
“你这只松鼠蛮可爱嘛。”她一脸好奇的盯着它。
我把笼子递给她:”给你玩一下。”她很高兴的接过笼子,蹲在墙角,不停的拿米糕逗弄着它,玩的开心极了。
游人渐渐少了,山风吹来,一阵凉气逼来,山上的气温变化真快。小师弟远远的跑过来,埋怨着我:“你怎么躲在这玩,孙子平师傅正找你有事呢,快回去吧。”
他忽然注意到这个女孩子,有些惊异。女孩莞尔一笑,转身离去。
小师弟看着她的背影,有些发呆,突然转头对我说道:“你不觉得她很神秘吗,她不像是个人。”我捶了他一拳:“你胡说些啥呢。”
我们正要回去,一回头,就看到一个白色的蛇皮袋放在大青石上,刚一打开,一股香甜的气息就散发出来,看看里面,竟是一大包米糕,用食品袋装着。
小师弟疑虑重重,我心里却知道,这是那女孩送给我的。
我拎着一大袋的米糕和小师弟气喘吁吁回到观里,几位师兄弟一见有吃的,都双眼冒光,围了过来,不到片刻功夫,米糕就全部轮回进了几个饿死鬼的肚子。
我找到师傅问有什么事,原来是一个道友的庙里人手不够,要我们去帮忙做法事。师傅让我准备一下要用之物,明天就去。
第二天中午,我和孙子平师傅,昨天陪我玩的小师弟,还有一个高功,四人驱车,到了道友的庙里,原来斋主为了求官,在庙里大舍特舍,并要做催官法事。我心里狠狠的鄙视了他一番。
法事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主敲木鱼的小师弟一个激动,把木鱼椎的头敲飞了,大家很淡定的装没看见;天气比较热,化疏的时候有人给高功递了毛巾擦汗,下单的道友刚准备接过来放在一边,结果,我们可爱的高功大老爷把毛巾顺势一塞,塞在腰上了,看着华丽的道袍上别着一条洁白的毛巾,随着高功大老爷的罡步翩跹起舞,终于我憋不住了,转过头无声仰天大笑三声,再一本正经的转回来打法器。
事毕,我们享受了一顿丰盛的斋饭,斋主千恩万谢,承诺官升上去后,再来做一场还愿法事。
仙都观的法事暂告一段落,香客信徒也陆续回返,观里又恢复了昔日的宁静。
师傅吩咐我帮助其他师兄弟,去各个殿堂打扫卫生。我和几个师兄弟,一起把三清殿、元君殿、偏殿过了一遍,扫落地上的尘土、灰烬,收拾桌上的供品、一直忙到中午。大伙都累的七倒八歪,吃过斋饭,就都回下房歇息。
我因把一道五雷令牌拉在元君殿里了,就到元君殿去取。刚绕过门槛前的香炉,恍惚中有个白影一闪,闪到了上元娘娘像的后面,我吓了一跳;赶忙过去查看,却什么也没看到;穿过后堂,就看到有个人影迅速的穿过后墙的入口,跑下山去。我赶快追了过去,那人影跑的很快,不一会,就跑进了前面的一片竹林中。
~~未完待续~~
后续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