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神庙

穿过北梯村,走了二三里路,看见路边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写着:“永济市重点文物,东阳朝村石塔”。路西有个戏台,还有几间房屋,这就是石塔所在地吗?

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座山神庙。问晒玉米的村民,才知石塔在村里巷道。可是,我有点好奇,东阳朝村地处平川,并不在山上,怎么会建有一座山神庙呢?

山神庙,一般建在山上,人们祭祀山神,主要是保佑上山百姓的平安。

后来遇见一位退休教师,他说:以前村里有个财主家,经常翻越中条山到芮城跑买卖,有一回在路上遇到虎狼挡道,他们一行人,害怕的,跪地祷告山神爷爷保佑,后来竟然转危为安,顺利到家。因此,就在村南建起一座山神庙,年年祭拜山神爷。

骑车走进村中,在一个村西小巷中,就远远地看见了这尊石塔。走到近前,仔细观看,发现石塔已经斑驳陆离,显现历经风雨的苍老。

这是一座唐代天宝八年()的建筑,青石结构,原有九级,现只有五级了,距今有年了。

石塔存放在这里,与周围的农家房屋,离的太近了,显得格格不入,也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村民们说,他们也害怕有人会偷盗的。

过去人们,为什么要建石塔呢?石塔最初是供奉或收藏佛骨、佛像、佛经、僧人遗体等的高耸型点式建筑,称“佛塔”。以后,石塔逐渐为官场、民间所采用。在唐朝逐渐兴盛起来,先是各地僧人离世,建有这种类型的砖塔,或是石塔,后来一些有钱人家,将军、当官的,也模仿着,建塔,以求不朽。

在东阳朝村的巷道中间,有一座贞节牌坊,青石制作,已经残破成两截了,牌坊上面的牌楼已经没有了。在牌坊的周围,堆放着玉米粮仓,杂物,南面成了一片菜地。牌坊就这样孤零零地紧守着。

这座牌坊,据当地村民说是皇帝所赐。

柳宗元祖坟

虞乡,一直在说是唐代大文学家柳宗元的故里,但要有一定的真实凭据啊。

这次在东阳朝村,有村民告诉我,从这条路往南走,就能看见柳宗元的祖坟。

果然,在村南的田野上,有一处围墙外,年永济市立起一块石碑:柳宗元宗族墓地。大门紧锁着,透过围栏,看见里面荒凉落败的模样,只有一些松柏和石碑,还能显示这里好象是个陵园。

柳宗元(公元年—公元年),字子厚,祖籍河东人,唐代文学家、散文家,世称“柳河东”,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一生著有多篇诗文,我们以前曾读过的课文《黔之驴》、《捕蛇者说》、《河间传》、《永州八记》等,诗词《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都是他的大作。

柳宗元出生在唐朝京城西安,长期在外地,却情系祖籍故地。在京为官时,他曾回乡祭祖。清明时节,草绿水秀,蓝天上也有了横裁竖剪的紫燕。可是,祖茔里却一片破败。面对此景,柳宗元深为伤感。他留下银两修缮,还令人建起个碑楼,名为愧心楼。岁月沧桑,年久失修,这座碑楼终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废毁了。

清光绪年间《虞乡县志》:“柳子厚堡,在县北二里刘家营南,颓垣尚存。今呼为城厢……唐柳子厚先茔,在县北阳朝村东南有数大冢,今其地犹称柳家墺。”

即有坟茔,必有柳氏家族居住的村庄,那在哪里?

唐朝永贞年间,柳宗元参与政治变革,为避灭族之祸,即命河东柳姓举家分散外迁,柳氏祖居日渐荒芜。柳氏家族所居住的村舍,理应在东阳朝村周围。

哈哈,跑了一圈,感觉收获挺大的,在自己的故乡所在地,还有这么多未知的文物古迹,不看真的不知道啊。

内容摘自:头条号/五峰皓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2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