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课堂
照耀“你”的成长
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
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
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
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
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
——苏霍姆林斯基
作者介绍
余丹,小学低段语文备课组长,语文高级教师。成都市小学语文赛课一等奖,多篇论文获国家级、市级一、二等奖。
回首过往,课堂充满欢声笑语,一张张可爱、灿烂的脸庞让人记忆犹新。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但从他们稚气、可爱的脸蛋都能窥见他们内心的单纯与明净,对万事万物的求知似渴,对老师的毕恭毕敬,对自身所处的校园的热爱。生命的早期,一朵朵花含苞欲放,一切宁静又美好。也许,这就是让我对小学教育工作深深喜爱的缘由吧!在我眼中,每一个可爱、纯真的孩子如此鲜活,如此值得我们去用心呵护。
01
用心倾听,找到那根琴弦
也许,你会说:“小学的知识,好简单哦,有什么难教的?“那你可大错特错了。时代在变,教育赋予我们的使命一直在变。无论是任正非,还是青华附小窦桂梅校长,或是置身三尺讲台数年的一线教师,都会告诉你:“小学,可不简单,那是一个孩子走向远方的生命基石。”“真正的教育家是能把小学一年级带好的老师!”“没有小学坚实的基础与好习惯,一个孩子是走不远,飞不高的。”凡为师者,亲其师,信其道。孩子如何与你“亲”?那得看老师是否眼中有学生,心中有爱。唯有师者用心听孩子们在课堂上的发言,唯有课间与孩子亲近,听听小家伙们内心真实、单纯的想法,也唯有舍去成人的本位,站在孩子的角度,以儿童观来看待儿童,才能打开孩子们的心灵之窗,找到那根潜藏在他们内心角落里的琴弦,这也仅是走近孩子们心灵深处的第一步。
为此,身为小学师者不仅要有教育观,还要有儿童观。儿童的世界和大人的世界,可是两个世界哦。教育要求我们捧起《教育哲学》,获取中西贯通的教育六艺,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可仅仅这样,对于小学教育还是远远不够的。小学六年的跨度在一个孩子生命发展的早期是至关重要的。越小的孩子,心智尚在发育、发展中。对于他们来说每一天都在变化,每一刻都有对周遭世界的新的认知,而这种认知除少部分由父母相告或阅读获取以外,绝大多数是依靠课堂、学校里他所看到的、听到的获取。由此可见,老师对于当下儿童的影响是多么深远。因此,我们还应该有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知识,必须具有发现学生、看见学生、听见学生的第三只眼睛。其实,小孩子最简单,他们就喜欢被发现。于是,我们拿着放大镜,去发现他的优点,竭尽可能地为他们点赞,为他们加油助威,引导潜藏在他们内心的洪流,我们必将听到来自心灵深处,一支支欢乐的小溪流鸣奏出清脆、悦乐的乐曲。
02
以“情”关爱每一个学生
做“美好教育”,莫过于细节中发现美好。生活之中,从来不缺少美好,只缺少一双双发现美好、留心美好的眼睛。很幸运,加入到领川这一个如旭日初升的大家庭。古有“孟母三迁”的典故,今有“找寻美好教育”的现实。我们都在追寻与思索何为“最好的教育”,今天赵校给了我们一个答案——“美好教育”。在领川,我们坚持以师的美好育人理念,浸润每一个幼小的心灵,以“情”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