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泰陵是唐玄宗李隆基和元献皇后杨氏合葬墓地,位于陕西省蒲城县渭南市东北十五公里处五龙山余脉金粟山南,唐泰陵以山为陵,山腹中建造墓室,四周绕陵筑墙,气势磅礴,典型的大唐皇陵风格。

唐玄宗泰陵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第七个皇帝,宗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之一,因“开元之治”,他把唐王朝推上极盛的巅峰;因“天宝之乱”,他又把唐王朝推向几致覆亡的深渊;一折《长生殿》,使他流传千古;一曲《长恨歌》,又使他遗恨终生。“安史之乱”以后,唐玄宗被迫退位,晚年生活很凄凉。他在位44年,将相如云,后妃众多,有59个子女。但是,在他临死的时候,却只让高力士陪葬泰陵。#高力士#

高力士何许人也?历史上称他为“千古贤宦第一人”

长安十二时辰剧照

高力士(—),本名冯元一,祖籍潘州,今天的广东省高州市。据《旧唐书》记载,高力士的祖父冯智玳,父亲冯君衡都曾是潘州刺史,这样看来高力士是个妥妥的“官二代”。

可惜,在高力士11岁那年,他的父亲因牵连到岭南流人谋反案中,不幸“裂于冠冕,籍没其家”。高力士也因此从云端上一头栽下,成为了宫中的一名小太监,后由高延福收养,遂改名高力士,曾经受到武则天的赏识。他帮助唐玄宗平定韦皇后和太平公主之乱,深得玄宗宠信,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齐国公。宝应元年()三月,得知玄宗驾崩后,高力士吐血而死。

高力士墓现状

高力士墓

年,省考古研究所(现更名为省考古院)的专家对高力士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其中最珍贵的属高力士墓志,详细记述了高力士的一生,可以补充史料的缺憾,弥足珍贵。

高力士墓经过发掘后,长期暴露至野外,雨水不断侵蚀,墓道也濒临倒塌。针对高力士墓的安全隐患,蒲城县文物旅游局委托省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制了《高力士墓墓道保护工程方案》,对墓道进行加固。

高力士墓志铭

墓志铭拓片

《高力士墓志》墓志为青石质,长一百一十三厘米、宽七十九厘米、厚十六厘米,正面刻有铭文近二千字。志文为潘炎所撰,文采华丽,详述高力士一生;碑刻为唐代书法家张少悌所写,字体楷行并茂。专家称,高力士墓志的出土可补史料之阙,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如何评价高力士

高力土一生对唐朝贡献巨大,曾多年位居极品,但是却没有专权祸国、图谋废立等不轨的行为。后世书法家颜真卿在《争座位帖》中说“圣皇时,开府高力士承恩宣传,亦只如此横座,亦不闻别有体数。”从这一段文字中也可以看出,那时的人们对高力士还是认同的,起码认为高力士官居一品,尚能“横座”、“体数”,颜真卿这一评价正是告诉了世人高力士的低调为人,品行端正。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7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