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创业文化是指与社会创业有关的意识形态、文化氛围,其中包括人们在追求财富、创造价值、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和心理意识。创业文化既有创业精神的共性,又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创业文化观念认识和行为方式,这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动力,也是城市文化的软实力。莱芜地方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创业文化元素,这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创业文化作为历史沉淀和发展纽带,反映了莱芜特有的人文精神、生存状态和价值取向,不仅影响着当地的风土人情及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现在和未来。纵观莱芜创业文化的形成,主要受地理环境、传统文化和时代发展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基于地理环境因素形成的开放包容、营商合作的文化风尚。自然环境是影响创业文化性格的重要条件。古语云:“近山则诚,近水则灵。”莱芜地处鲁中,北、东、南三面环山,地开如箕,相对封闭,这造成了地方文化中不可避免地具有相对保守的一面。但是由于莱芜位于山东地理中心,历史上曾为齐鲁交汇地,是重要的交通咽喉要塞,鲁文化的淳厚和齐文化的开放,塑造了莱芜人开放包容的特有地域文化风尚,同时,这里又是商贸交流的集散地,齐长城的青石关、锦阳关、黄石关,历史上都是重要的商贸关口,齐鲁两大地域的贸易往来无不经过这些地区,至今这些地方还有当年古道、客店的遗迹,黄石关发现的《孟姜女纪铭》石碑碑文中就有:“秦一统六国四海升平,齐长城南北战事不再,贸易频仍”的记载。因此,莱芜人又普遍具有开放、包容胸襟,也有着较强的商品交换意识和互助合作精神。
基于传统文化因素形成的团结、奉献、重工、守信的人文精神。莱芜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环境,是培养莱芜创业文化个性的“摇篮”。莱芜历史上最为突出的两种文化就是“战争文化”和“冶铁文化”。莱芜特有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里的发展自古伴随着战火的硝烟,长勺之战、艾陵之战、黄巢兵败,直到解放战争时期的莱芜战役,战争始终贯穿着莱芜发展的历史,这种特有的生存环境,在无形中造就了莱芜人团结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气质。同时,莱芜地区煤铁资源富集,锻造了这里源远流长的矿冶文化,历史上一直是全国重要的冶铁中心。冶铁文化贯穿莱芜的发展,境内采铁冶铸始于春秋,汉武帝时在嬴城设铁官,“嬴铁”著称于世,北宋置莱芜监,成为全国矿冶中心,元代设济南莱芜等处铁冶都提举司,秩升四品,达到了历史上矿冶管理级别最高、管辖范围最广的历史时期。从汉代到元明时期,莱芜冶铁业一直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悠久的矿冶发展史积累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也造就了莱芜人自古重工厚商、讲求诚信和崇尚科技的人文精神。
基于改革开放实践形成的团结实干、奋发进取的创业精神。改革开放以来,莱芜人秉承传统的创业文化精神,发扬“团结实干、奋发进取、争创一流”的莱芜人文精神,走出了一条具有莱芜特色的发展路子。一个区域的崛起,从根本上说在于它的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县级莱芜时,以“团结实干、奋发进取、争创一流”为特征的莱芜精神,是莱芜改革开放快速发展最深厚的源泉。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初,为莱芜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莱芜人民正是发扬这种敢争第一的精神,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如,夺得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第一个简政放权的县级试点市,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农村教育国际研讨会提供现场等等,可以说这种精神,已经深入人心,并付诸行动。
以上这些文化特质所包含的创业精神,是莱芜创业文化最具特色的部分。加强创业文化建设,增强地方文化软实力,必须深入挖掘地方文化中的创业文化因子,进行归纳提炼、加工提高,并通过一定措施,加以推广、培育,使之变成创业的精神元素、创新的内生动力。
来源:新莱芜
编辑:张登军
扫码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