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笔者在南市街道安儒村灵芝种植大户蒋伟龙的大棚里看见了“白灵芝”。在种植赤芝的大棚里竟然长出了白芝,令人不可思议。
图为大棚里发现的“白灵芝”。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蒋伟龙就种植仿野生灵芝,对于灵芝种植很有研究,被誉为“农民科研员”。他种植的灵芝孢子粉名闻遐迩,抗癌效果好,产品供不应求,取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今年10月份,两个大棚的仿野生灵芝采集结束,光灵芝孢子粉就有多公斤。
在大棚里,笔者看到灵芝都已经采集完,只剩下一截截袋装木头埋在土里。蒋伟龙说,明年这些木头上面还会长出灵芝,还可以采一茬。蒋伟龙种植的灵芝是“赤芝”,褐红色。“10月份以后,在两截木头上竟然长出了白色的灵芝。”蒋伟龙指着一朵“白灵芝”说着。
顺着蒋伟龙的指点,笔者惊奇发现在一截袋装木头上长出了白色的伞盖状菌,形状像灵芝,不过颜色是白色的,伞柄粗而短,姑且叫它“白灵芝”,这样的“白灵芝”有两朵。还有几截木头上长着几团白色的东西,叫元基,还没有长成伞盖状。蒋伟龙说,种了这么多年的赤芝,从来没有发现这样的“白灵芝”。
笔者上网搜索了一下白灵芝的图片,模样很相似。据资料显示白灵芝又名苦白蹄,采自长白山区,菌肉洁白,味奇苦,为灵芝罕见品种。对心血管疾病有特效,祛风除湿,止血、化痰,抗癌。至于这菌种到底是不是“白灵芝”,不得而知。灵芝生长需要适应的温度、湿度、阳光,“白灵芝”是在10月份以后才长出,说明其生长温度比“赤灵芝”要低。接下来,蒋伟龙将把样品送到浙大生命科学院真菌研究所鉴定成分含量。如果成分含量比赤灵芝还好,将进行规模种植。目前菌种已经分离,可以实验栽培。
通讯员潘培梁
本期编辑:黄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82.html